一、竞赛简介
机械产品数字化设计赛是中国大学生机械工程创新创意大赛机械创新赛道系列赛项之一,由华中科技大学、武昌首义学院承办,武汉理工大学协办。机械产品数字化设计赛(以下简称“大赛”)旨在鼓励机械设计等相关专业学生结合机械产品实际,通过深入了解机械行业发展现状,聚焦产品的节能、环保、智能以及高质量发展要求,综合运用所学相关知识及相关技术手段解决复杂问题,以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研究开发出更多更好的具有新原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及新结构的机械产品。
大赛创立于2006年,已举办15届。大赛于2019年入榜“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受到相关高校师生和行业企业的普遍关注。大赛每年举办一次,大赛主题随通知发布,要求参赛作品具有新意各高校的参赛选手可围绕大赛主题,根据各自情况自拟参赛作品题目参加比赛,鼓励采用大赛赞助企业或以实际工程问题为背景的选题(请关注大赛官网通知)进行参赛。2024大赛主题为建设美好家园。
根据2024年宁德师范学院学生学科竞赛项目分类认定表,该竞赛被宁德师范学院认定为B类赛事,我校相关赛事由机电工程学院组织。
二、赛程安排
大赛拟分三个阶段进行,分别为作品准备与参赛报名、区域赛(省赛)选拔、全国赛初赛(网评)与决赛(现场评审)。有关赛事工作初步安排如下:
1、参赛报名截止日期:4月下旬。
2、校赛选拔时间为6月中上旬;
3、区域赛推荐选拔时间为7-8月;
4、全国赛总决赛日期约10月底。
具体时间以官方通知为准。
三、参赛报名
大赛分为本科生组和高职高专组,提倡跨专业合作,建议参赛队伍根据实际设计需求进行跨专业组队。
大赛鼓励团队合作,全国在校本、专科大学生均可以个人或团队的方式,通过学校推荐报名参加,每件作品参赛团队可以由多名学生(不超过3名)组成,参赛团队指定1名负责人,严禁参赛队员重复或交叉。每件作品参赛团队至少应有1名教师(不超过2名)负责指导。
参赛个人或团队由所在学校按本科组或高职高专组向本赛项执委会统一报名参赛队伍必须通过学校推荐报名参赛。)赛事实行限额申报,省级/区域选拔赛阶段每所高校最多报名参赛20支队伍;决赛阶段每所高校最多参赛15支队伍。
参赛报名方式采用网站直接报名,提交参赛作品报名表,并填写提交参赛人员报名信息表。
举办区域赛所在省(市)或区域内所在高校的参赛团队必须参加所在省(市)或区域举办的区域选拔赛,获得区域选拔赛的推荐资格后方可参加全国赛。
四、赛事选题
竞赛主题为“建设美好家园”。内容为:用于房屋装修、房屋装饰、园林绿化等智能建造相关领域的各种机械,或机器人。设计内容可以是深入地下或空洞不断掘进并完成线路管道铺设的机械或机器人;可以是自动辅助安装灯具或其它物品的机械或机器人;可以是沿垂直墙面或屋顶攀爬并完成喷涂或其它特定任务的机械或机器人;也可以是可自适应不同非规则草坪或绿植进行自动路径规划、修剪的智能机械或机器人。
大赛要求参赛作品围绕赛事主题、从各类家园建设工程实践实际需求出发进行选题,通过调研,针对某类工程的特点自行提出设计需求,明确设计功能目标,完成一种家园建设情景下使用的机械或机器人设计。
本科组设计方案应满足以下要求:
(一)专用属性:面向某种工程实际存在的机械装置与作业对象的对接不畅问题,设计针对其中完成某特定任务的机械或机器人。
(二)功能实现:
(1)完成某特定任务的机械或机器人能够进入工作环境、接近工作对象、完成工作任务。
(2)“准确、可靠、无损害”原则——要求定位准确,完成预定任务可靠,且不对工作对象造成损害。
(3)功能齐全、动作准确、可靠,具有较高的工作效率。突破过程装备的设计、制造、测试、检验等核心关键技术,体现出先进性与实用性,为产业化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三)机器类型:
(1)限于小型设备。
(2)可以是整体式设备,具有行走、机架固定、各轴移动(旋转)、各类任务功能。设备在工作场景内穿行时,须满足安全条件(含:人员安全、不损坏工作对象等)。
(3)可以是整台设备中的主体部件(机械或机器人)。基于自主研发的过程装备或市场产品,结合机器人、智能制造、智慧工厂等应用场景的功能需求,实现系统级创新应用。
高职高专组设计方案应满足以下要求:
(一)产品调研:针对设计主题与设计要求展开调研,了解能满足某种特殊工况需求的现有产品,并从若干符合要求的产品中选择其一进行分析研究。
(二)机构分析:对选定的产品进行机构分析——产品通过怎样的机构实现功能要求,绘制机构简图并完成机构分析计算(注明机构关键参数)。
(三)数字内容:在机构分析计算的基础上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完成专用零部件设计,并通过资源中心等工具装入标准零件,建立产品数字化模型。
(四)结构优化:使用衍生式、智能优化等设计技术,对产品关键部件进行设计优化。优化目标包括:减轻零部件重量;减少零部件数量。可选择其一,或同时选择两者进行优化;自行确定被优化对象
(五)设计表达:输出产品装配图、工作原理动画及部件装拆动画。同时输出产品效果图,为编写设计说明文档做准备。
(六)说明文档:设计说明文档应包括功能实现分析、机构分析计算、结构设计优化三方面内容,着重说明分析思路及设计(优化)结果。
五、作品提交
各参赛团队应在规定的截止时间内提交参赛作品的相关材料,包括参赛报名表、参赛作品的设计说明书、作品三维模型、动画等。
参赛提交材料撰写格式要求及模板另见大赛官网通知。参赛团队的参赛材料一律在赛事官网进行提交。请各参赛团队登录赛事网站,以参赛团队为单元注册并提交材料。
六、作品评审
参赛作品的评审将按照《中国大学生机械工程创新创意大赛机械产品数字化设计赛评审方法》进行。赛事评审专家由赛事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各相关高校、行业企业资深专家组成。评审原则上采取本校参赛作品专家回避制度。
本科生组和高职高专组参赛作品采取分组评审。本科生组评审专家将依据参赛作品的机构与结构设计(70%)、软件使用与表达(30%)两个方面对参赛作品进行评审。本科生组评审专家将依据参赛作品的产品调研(4%)、机构分析(8%)、数字模型(50%)、结构优化(20%)、设计表达(8%)、说明文档(10%)几个方面对参赛作品进行评审
七、奖项设置
1. 区域选拔赛、全国赛均设立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奖项,并颁发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统一盖章的中国大学生机械工程创新创意大赛过程装备实践与创新赛项获奖证书。
2. 区域选拔赛的各类奖项数量根据参加区域赛作品的总数并按照《中国大学生机械工程创新创意大赛章程》规定的比例确定,即获奖作品及团队数量不超过报名参赛作品总数的55%。
3. 区域赛的一等奖、二等奖作品将获得晋级全国总决赛的资格。
4. 全国赛获奖作品及团队数量不超过报名参赛作品总数的30%,其中一等奖不超过8%。
奖项比例会有所调整,以当年为准。
八、官方网址
相关内容如有变化,以官网最新通知为准
http://meicc-pic.hust.edu.cn